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刑事證據法專題討論二
Seminar on The Law of Criminal Evidence(Ⅱ) 
開課學期
104-2 
授課對象
法律研究所  
授課教師
林鈺雄 
課號
LAW5107 
課程識別碼
A21 U6400 
班次
02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8,9(15:30~17:20) 
上課地點
 
備註
與大學部合開。教室:法研5。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2LAW5107_02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深入研討2015年12月三讀通過的刑法總則沒收新法,課程安排邀請學者、檢察官、法官及調查局執法人員單位,分別從法理及實務層面檢討新法的問題,部分主題由修課研究生報告。課程報告子題如下述,但學期第一週將視修課同學之情形而調整所有子題並重新排定報告順序。 

課程目標
藉由來自各界(審、檢、辯、調、學)不同觀點的提出,以及理論面和實務面的對話,參與修課同學可以深入瞭解具高度重要性的沒收新法,並從比較面向深入思考我國沒收立法與實務的未來走向。 
課程要求
本課程進行方式,自學期中之後,皆由修課同學擔任報告主軸。修課研究生同學需挑選一子題言詞報告,事先一星期並應提出書面報告,此外,所有修課同學有出席義務及參與討論義務,列入評分項目。此外,本課程時間因為搭配一次研討會,時間於第一次上課時公告,兩次曠課者以不及格論,未能配合者請勿修課。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資料以中文文獻為主,但研究生應具外文資料的閱讀能力,以下僅例示新法的中文參考文獻。
•王士帆,〈德國犯罪利得之扣押與假扣押—以基礎規定(§§111b~111f StPO)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241期,2015年6月,頁125-154。
•吳耀宗,〈德國刑法追徵(Verfall)制度之研究—兼論我國現行刑事法制之「追徵」相關規定〉,《刑事法雜誌》,45卷3期,2001年6月,頁1-43。
•林鈺雄,〈法人犯罪及不法利得之沒收─評大統混油案刑事判決〉,《臺灣法學雜誌》,261期,2014年12月,頁94-111。
•林鈺雄,〈發還優先原則及賄款之沒收─評最高法院相關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31期,2015年1月,頁40-51。
•林鈺雄,〈利得沒收之法律性質與審查體系—兼論立法之展望〉,《月旦法學雜誌》,238期,2015年3月,頁53-84。
•林鈺雄,〈沒收之程序問題—德國法之鳥瞰與借鏡(上)(下)〉《月旦法學教室》,151/152期,2015年5/6月,頁58-71/68-74。
•林鈺雄,〈收賄罪喝花酒之犯罪所得及沒收追徵〉,《月旦法學教室》,157期,2015年11月,頁30-32。
•陳重言,〈第三人利得沒收之立法必要及其基礎輪廓—源自德國法規範與實務之啓發〉,《月旦法學雜誌》,238期,2015年3月,頁85-101。
•薛智仁,〈沒收之定位與從屬性—最高法院相關裁判綜合評釋(上)/(下)〉,《臺灣本土法學》,98/99期,2007年9/10月,頁21-37/31-45。
•薛智仁,〈販賣毒品罪之犯罪所得沒收範圍─最高法院100年度臺上字第842號判決〉,《臺灣法學雜誌》,224期,2013年5月,頁62-72。
•Keusch, Probleme des Verfalls im Strafrecht, 2005.
•Podolsky/Brenner, Vermögensabschöpfung im Straf- und Ordnungswidrigkeitenverfahren, 5. Aufl., 2012, S. 21 ff.
•Rönnau, Die Vermögensabschöpfung in der Praxis, 2. Aufl., 2015, Rn. 1 ff.
•Theile, Grundprobleme der strafrechtlichen Verfallsvorschriften nach den §§73 ff. StGB, ZJS 2011, 333 ff.
•Tiedemann, Wirtschaftsstrafrecht AT, 3. Aufl., 2010.
•Wittig, Wirtschaftsstrafrecht, 2010.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